紧急阻断资金流
若通过银行卡转账:立即拨打对应银行客服,说明 “遭遇网络诈骗,申请账户紧急冻结”,同时通过手机银行 / 网银关闭银行卡快捷支付、转账功能,避免骗子通过预留信息二次盗刷。
若通过第三方支付(微信 / 支付宝):打开 APP 内 “安全中心”,先冻结支付账户,再联系官方客服,提交 “诈骗交易凭证”,申请拦截未到账资金。
若涉及虚拟货币、游戏充值:立即联系平台客服,提供交易单号、骗子账号,申请冻结相关资产,并要求出具 “交易记录证明”,为后续报警备用。
带着证据第一时间报警
准备 “证据清单” 再报案:将转账记录(含转账时间、金额、对方账户)、聊天记录(重点截图骗子的诱导话术、身份伪装信息)、涉诈链接 / APP 截图(标注打开时间、来源)、对方联系方式(手机号、社交账号)整理成文档,打印或存在手机里,避免报案时遗漏关键信息。
选择报案渠道:就近到派出所做 “笔录报案”,若不方便线下,可通过 “国家反诈中心 APP” 的 “我要举报” 功能提交线索,但线下报案能更直接地与民警沟通案情,便于后续跟进。
牢记 “报案回执”:报案后索要 “受案回执单”,上面的案件编号可用于查询案件进度,后续若有新证据(如发现骗子其他账号),可凭编号补充提交。
及时补充证据线索
回忆细节:梳理与骗子的所有互动,比如是否有其他同伙账号、骗子提到的 “公司名称”“地址”(即便可能是假的),都反馈给民警,这些信息可能成为警方排查的突破口。
关注账户动态:若银行卡、支付账户有异常交易(如陌生扣款、异地登录),立即截图并告知民警,同时修改所有账户密码,开启 “登录验证” 功能(如短信验证码、人脸识别)。
配合技术调查:若警方需要调取你的通话记录、网络 IP 地址,或要求提供手机 / 电脑协助检查(排查是否有木马病毒),积极配合,这些技术线索能帮助警方锁定骗子位置。
理性对待 “追款进度”
定期跟进但不催促:每周可通过 “受案回执单” 上的联系方式,向办案民警询问一次进度(避免频繁打扰),了解是否已冻结骗子账户、是否有抓捕线索,若案件移交刑侦部门,及时更新联系方式。
区分 “可追款” 与 “难追款” 情况:若骗子账户资金未转移、且已被警方冻结,追款概率较高(通常案件侦破后 1-3 个月返还);若资金已被拆分转账到多个账户,或流向境外,追款周期会更长,需做好心理准备,但仍要保持与警方的沟通。
拒绝 “第三方追款” 陷阱
牢记 “三不原则”:不相信网上声称 “能帮你追回损失” 的 “黑客”“维权团队”,他们往往以 “先交手续费”“需要转账验证” 为由再次诈骗;不添加陌生 “网警”“律师” 的社交账号,真警察不会通过微信 / QQ 办案,正规律师需通过律所官方渠道联系;不向任何非官方账户转账 “保证金”“解冻费”,这类要求 100% 是诈骗。
正规维权途径:若想通过法律途径进一步维权(如起诉涉诈平台),可到当地 “法律援助中心” 申请免费法律咨询,或通过法院官网查询 “正规律所名录”,避免被 “山寨律所” 坑骗。
做好个人信息保护与反诈学习
清理 “风险信息”:删除手机里的涉诈 APP、链接,注销不再使用的社交账号、支付账户,避免个人信息残留被骗子利用;在 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 查询是否有陌生的 “公司注册信息” 使用了你的身份(防范被冒名注册公司)。
提升反诈意识:关注 “国家反诈中心” 微信公众号、抖音号,学习最新诈骗手段(如 “AI 换脸诈骗”“虚假投资理财诈骗”),并提醒家人朋友注意防范,尤其是老年人、学生等易受骗群体,可一起观看反诈宣传视频,避免家人再次踩坑。
刷单返利诈骗:保留 “任务单”“佣金结算记录”,向平台举报骗子的 “商家账号”,同时联系其他受骗者(若有群聊),集体报案,提高案件重视程度。
虚假购物 / 货到付款诈骗:除了报警,还可向 “12315 平台” 举报商家,若通过电商平台下单,向平台投诉 “商家欺诈”,申请 “先行赔付”(部分平台有此机制)。
婚恋交友诈骗:整理骗子的 “人设资料”(如虚假照片、职业信息)、“借款记录”,提交给社交平台客服,要求封禁账号,同时提醒平台加强身份审核,避免更多人受骗。
网友评论